宣威这座位于云南的历史名城,不仅以著名的宣威火腿闻名遐迩,还有一种传统美食——“宣威土八碗”,以独特的味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食客。
土八碗是宣威本土农家菜八大碗的意思,寓意此菜可拢八方来客,其历史渊源长达数百年,根据记载和民间传说,明清时代,便已广泛出现在宣威各地的节日和婚丧嫁娶宴会上,用于迎客待客。
随着时代发展变迁,逐渐赋予了规矩和礼仪文化,形成一定规制,将八道菜置于八仙桌上,配八个座位,餐具使用八双红筷搭配八个小碗八个酒盅,对八的执著体现了道教易经文化影响之深远,菜式菜品则会根据特定场合、不同时节产生变化。
时至今日,土八碗依然是宣威乡间的待客隆仪,这道美味充满了宣威地方口味与民俗文化,深受周边群众的喜爱和推崇。作为宣威菜烹饪技艺传承人的普蓉,自小就跟随厨艺精湛的外祖母和从事餐饮业多年的母亲学习,将独具宣威文化价值的宣威菜制作特点、方式、技艺原汁原味地传承和保留了下来。其所任职的宣威交通大酒店制作销售土八碗已有几十年的时间,注册品牌为“宣驿土八碗”,是宣威第一家开发宣威土八碗礼盒系列产品的大酒店,有效推进了土八碗的品牌化发展,产品畅销全国。酒店多年来精益求精,保证原料取材绿色新鲜,生产过程干净卫生。所有菜品无添加剂、防腐剂,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。2022年,宣威交通大酒店土八碗制作技艺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;2024年,认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威菜烹饪技艺市级非遗工坊。
这种传统饮食习俗,既发掘出了人们对天然食材的尊崇,也是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习俗的浓缩。如今更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,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。
“宣驿土八碗”食材选取均是本地农户喂养的土猪,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经济发展。做法上以蒸、煮、扣、炸、烙等技法方式进行烹饪,内含的八道菜分别是:
滋阴润肺“扣百合”——将洗净的百合,一瓣瓣如合拢的花瓣般将中间的肉馅裹住,捏紧成团,上锅蒸熟后即食,入口粉糯甘甜,兼之百合又有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的作用,在这个干燥的冬季,扣百合是不可错过的滋补佳品。
温中行气“扣韭菜根”:将洗净的韭菜根入沸水中汆烫,放凉后裹入肉馅,蒸熟后的韭菜根鲜甜绵软,又有温和补气,缓解疼痛之效。
山珍美味“地胡子”:地胡子学名灰树花,是不可多得的山珍,既娇贵又麻烦。“娇贵”是对于生长环境要求极高,得是空气、环境都无污染的原始森林才能存活,其营养价值极高;“麻烦”是因为清洗,无数的地胡子细细密密交织着,必须要人工细细筛拣杂质方可使用,但口感爽脆,搭配肉馅别有一番风味。
蛋白满满“扣蛋卷”:精选农家土鸡蛋制成蛋饼,裹入肉馅后卷成条,蛋皮柔韧,入口咸香味美且蛋白质满满。
米香肉糯“粉蒸排骨”:将调味后的糯米粉包裹上新鲜排骨,蒸制的过程中少量肥肉的油腻也会被米粉吸走,而排骨却吸满了调料和米粉的香气,入口柔软,清香鲜嫩。
肥而不腻“扣蹄髈”:红扑扑的蹄髈,皮上泛着亮晶晶的光泽,趁热来一口,肥而不腻,鲜嫩可口。
入口即化“千张肉”:这可是宣威交通大酒店一绝!肥瘦适中的带皮五花肉,经过数道加工,肉皮呈现出诱人的红棕色,色泽油亮,宛如焦糖色的宝石,散发着迷人的光泽。肥瘦相间的肉片层次分明,肥肉部分晶莹剔透,宛如白玉,瘦肉部分则呈现出深红褐色,纹理清晰。自制酸腌菜吸走了肥肉的油腻,每一片都入口即化,如丝般柔滑,肥而不腻,百吃不厌!
香甜软糯“八宝饭”:内馅是手工熬制的红豆沙,八种配料象征着八种美好的祝福,可以说是最饱含美好寓意的一道美味了!
土八碗的制作技艺关键离不开一个“扣”字,即在制作的时候将肉包在这些食材里,放在碗里面,等到蒸熟出锅后,便将碗倒扣在盘子或者菜碗中,倒扣出一个弧形,成品香气四溢,味道爽口,令人食欲大开。
“宣驿土八碗”每碗独立真空包装,干净卫生,运输便捷,现做现发,加热即食。常温保存7天,冷冻保存45天。八道菜品共推出三种规格,大碗适合10-13人,中碗适合8-10人,小碗适合2-3人,更有4-6碗组成的“随心配”组合,让您任意选择,满足不同人群宴席、聚餐、日常菜品等需求。
在云南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中,宣威土八碗以其独特的口感、丰富的营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誉。作为云南美食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让您在品味美食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宣威的独特魅力。